长江讲坛·法治讲堂 | 应急管理法治化建设及典型案例解读
随着极端天气、重大事故、公共卫生等各类突发事件进入易发多发期,如何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为进一步推动应急管理法治化建设,提高公众依法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9月20日,省法学会邀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李雷作“应急管理法治化建设及典型案例解读”专题宣讲。
在省图书馆长江报告厅,李雷教授从“风险社会公共安全挑战”“应急管理法治图谱呈现”“突发事件应对典型案例”“应急管理水平提升路径”四个方面作了系统讲解,并结合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公共安全挑战,分析了当前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应急管理法治需求,并对应急管理的法治内涵与制度基石进行了深刻阐释。
授课中,李雷教授全景式梳理了我国应急法律规范体系框架,重点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应急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应急单行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应急相关法,并围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修改亮点与重要意义作了权威解读。在案例分析环节,他结合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湖北十堰“6·13”重大燃气爆炸事故、甘肃天水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事件、广东珠海“11·11”驾车冲撞行人案等四起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关键节点与法律适用问题,并就如何预防与准备、应对与处置、救助与恢复进行了全方位分析讲解。
讲授中,李雷教授还指出,加强应急管理法治化建设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应高度关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与网络舆情治理,积极探索多方协作的共治格局,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构建公共安全共同体,推动应急管理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次讲座采取线下开放式形式进行,现场200余名应急管理干部、企业安全负责人及高校师生代表现场聆听了讲座,部分听众与教授交流互动,气氛热烈。同时,近万名观众通过在线直播渠道收听收看了本场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