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第十五届高峰论坛在汉召开
2025年11月1日,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第十五届高峰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会议由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承办,中南大经济法学社协办。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旗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经济学分析”进行交流研讨。
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旗讲话
陈旗在讲话中指出,法经济学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度设计实现降本、提效、稳预期,司法一线亦可引入成本—收益、边际分析等方法,在司法实践中统筹伦理、情感与经济成本,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她勉励青年学者兼具专业深度与知识广度,强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聚焦湖北重大战略,构建理论与实践的闭环,深化区域发展法治保障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鄢斌主持开幕式。华中科技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梁茜,湖南省邵阳市法学会副会长、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毛学雄,武汉众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消费者保护科室经理熊伟分别致辞。
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大洪提出“三维路径”:一是价值维度,在“公平—正义”的传统坐标中纳入效益考量;二是规范维度,主张降低合规成本、科学设定制裁强度、切断违法收益;三是运作维度,坚持降低执行成本、提升可预期性,促使社会主体自觉守法。
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大洪致辞
主旨发言环节由长江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李华成主持。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廖奕提出“发展法理学”的主张,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契合构建中观理论体系,助力中国自主法治知识体系建设。华中科技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管斌倡导以行为法律经济学革新范式,回归“真实世界”研究,并以沙盒监管等模式提升政策实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罗洪洋从实践与价值层面对“互殴”认定规则提出反思,认为其可能排斥正当防卫、导致价值排序失衡,不利于维护公民权益与良善秩序,亟需调整完善。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廖奕,华中科技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管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罗洪洋作主旨发言
研讨环节由北京德和衡(武汉)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启雄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高严等就数字平台治理、数据资产入表、反垄断经营者集中、盲盒销售的市场规制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与谈环节中,青山区人民法院综合庭庭长刘均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廖建求进行点评。
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王永强主持闭幕式。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段宏磊介绍了本次年会的征文与评奖情况。会议为论文获奖作者代表进行了现场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