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法学》2022年第3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杂志
编委会
目录
内容摘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中国生态法治之路考略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何勤华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硕士研究生 蒋羽
内容摘要生态法治建设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最前沿的一部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顶层设计下展开。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法治之路,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和法律在长期的理论与实践中逐步演变、完善。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前人经验并进行了理论创新与升华,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依法治国思想进行有机融合,强调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进而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法治理论。在习近平生态法治理论的科学指导下,面对当下生态治理的困境和难题,如何系统推进科学的生态立法、严格的生态执法、公正的生态司法、自觉的生态守法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关乎民众生活幸福和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我们就要在法治轨道内积极、稳妥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美丽中国”建设。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生态法治理论 生态法治体系 法治道路
公司目的新型模式之提出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林少伟
关键词 公司目的 股东至上 利益相关者
可持续性营利 社会责任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李安安
内容摘要 伴随着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结构性资管计划等并购融资工具的出现以及混合支付的普遍化,公司并购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图景。股债融合导致公司并购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公司并购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失去了平衡。优先股、垃圾债、私募股权基金、杠杆收购、夹层融资等深入参与到公司并购之中,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凸显,公司并购商业模式和利益格局得以重塑。我国的公司并购法制恪守股债二元结构的逻辑假设,遵循着严格的资本管制逻辑,难以应对股债融合带来的挑战。在《公司法》迎来修订和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双向开放的背景下,公司并购法制应当确认资管计划、信托计划、证券投资基金以及特殊目的载体的特殊商事主体地位,对嵌套、杠杆收购、股权权能分离等行为进行规范化,确立目标公司董事会对于普通股股东的加强版信义义务,统合资管产品的信义义务基础,从而实现公司并购的法治化进阶。
关键词 股债融合 公司并购 法律适应性
资本市场
公司合规的组织法定位与入法路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 刘 斌
内容摘要 公司合规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从私法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行为层面的合规义务和组织层面的合规治理义务,前者构成了后者的基础。基于不同公司的合规风险差异,应当区分合法性义务基础上的一般合规义务和组织化基础上的合规治理义务。基于公司类型和合规成本考量,《公司法(修订草案)》可进一步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等公众公司中引入组织法上的合规治理要求,对其他公司类型仅规定其一般性的合规义务。合规义务由董事会负担,合规治理的组织结构由董事会负责建构,监事会行使合规治理的监督职能,其他管理主体承担相应的合规治理义务,违反合规治理义务将产生组织法责任。有基于此,立法上可确立合规治理的有效性要求,并将合规治理体系的具体建构留待公司自治。合规委员会、合规负责人、合规管理部门均非公司法上的必设机构,立法上不应设立强制性的合规机构设置要求和职权划分方式,且合规机构的职权配置须受公司治理结构和权力分配模式的整体限制。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公司合规 审查义务
监督义务 法律责任
法律系统的运作封闭 : 从“功能”到“代码”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 宾 凯
内容摘要 一旦把法律的基本单位重新界定为“法律运作”,必将引发法律基础理论的范式转变。系统论法学从法律系统“运作封闭”的核心论断出发,以“系统/环境”这个主导性差异为引擎,展开了从功能到代码的双层社会技术分析,描绘了法律系统在功能上运用“规范性期望/认知性期望”区分,在代码上运用“合法/非法”区分的立体交叉、动态复杂的运作过程。法律系统“既开放又封闭,开放以封闭为条件”这样一种在悖论和去悖论中不断递归性运作的自我再生产机制为回答“法律是什么”这一法理学根本问题提供了新颖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 系统论法学 法律的功能 代码
纲要 法律运作
功能分化理论视野下法律的自主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 泮伟江
内容摘要 法律的自主性问题是法理学中最基础的问题之一。追问法律的自主性问题,就是追问法律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将法律放到社会的大背景下,追问和回答“法律是什么”与“社会是什么”的问题。卢曼的社会功能分化理论,对该问题做了较好的回答。卢曼的功能分化理论批判性地继承了19世纪英国斯宾塞的社会分化理论和20世纪美国帕森斯的功能分化理论,同时又更彻底地吸收了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控制论等20世纪的最新科学方法论范式。卢曼功能分化理论视野下法律的自主性,指的是作为社会的功能子系统,法律相对于环境的运作封闭性和认知开放性的结合。更好地认识中国社会的功能分化和法律自主性现象,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超大规模陌生人社会的治理与全面依法治国等实践问题。
关键词 法律自主性 社会分化 功能分化
一般系统理论 超大规模社会治理
结构耦合 : 一种法律关系论的新视角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鲁 楠
内容摘要 德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卢曼认为,法律作为自创生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在运作上封闭、在认知上开放,与同样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经济、政治系统,以及与心理系统之间保持着结构耦合的关系,这使法律系统面向外部环境高度敏感,从而实现共同演化。结构耦合具有五个核心特征:它描述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基于涵括与排除的双面形式,造成各系统间的“共时性”,功能在于对系统引发激扰,是一项演化成就。法律系统与经济系统通过所有权、契约及损害责任的豁免建立结构耦合,通过立法特别是宪法,与政治系统建立结构耦合;通过主观权利与心理系统建立结构耦合,形成了去中心化的社会图景。卢曼从系统论视角处理法律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经典问题,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颇具启发意义。
关键词 卢曼 法律系统 结构耦合
去中心化 演化
我国经济特区立法变通权的规范审视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周叶中
武汉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周鸿雁
关键词 经济特区 立法变通权 授权立法 法制统一 法律保留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聂卫锋
关键词 货币之债 货币管制 外汇管制
民法典第514条
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 王德夫
关键词 元宇宙 区块链 数字货币
政治风险 金融风险
区块链交易国际规制体系的构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蒙特利尔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程 乐
关键词 区块链 立法独立性 意思自治
仲裁本座 国际规制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申卫星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二级法官 冉超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李惠
关键词 居住权 遗嘱 生效裁判文书 设立 登记
END
往
期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