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首届荆楚法律与科技研讨会召开


2024年11月30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的决策部署,共同探究完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理论依据、现实困境、发展路径,“完善商业秘密认定和管理制度,以高水平司法保护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研讨会于湖北省荆门市隆重召开。

开幕式上,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游劝荣,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分别以书面和视频形式致辞。湖北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正军,荆门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赵少莲,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一级高级法官韩伟到会致辞。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杨洪丰书面致辞。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何震主持开幕式。

游劝荣在致辞中表示,欢迎大家参加本次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研讨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湖北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相信有各位理论大师、实务专家、业界精英的支持和参与,本次大会必将取得丰硕成果,必将对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理论探究、发展方向作出有益探索。

 

image.png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视频致辞

 

黄泰岩指出,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重要一环。本次会议以“完善商业秘密认定和管理制度,以高水平司法保护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旨在防范数据泄露与技术滥用风险,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武汉大学积极推进学科交叉和跨学科融合,以武汉大学法律与科技研究中心为代表的科研平台致力于法律与前沿科技的交叉研究,引入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新兴科技智识,以回应新兴技术革命带来的法律新挑战、法治新需求。未来,武汉大学将进一步深化企业核心技术保护,努力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秘密治理贡献“武大智慧”。


image.png

湖北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正军致辞


张正军指出,商业秘密保护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迭代,商业秘密保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信息化到智能化,技术的进步不仅加速了知识的传播,也在无形中加剧了商业秘密泄露的风险。在当前数字化经济蓬勃发展、技术进步持续推动创新的背景下,法学研究需要更加聚焦商业秘密保护这一重要课题,主动对接数字技术和智能产业的前沿实践,探索跨学科协同路径,为构建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和法律保障。他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向湖北省法学会主办的《荆楚法学》不吝赐稿。


杨洪丰在书面致辞中指出,放眼全球,国际经贸规则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商业秘密保护成为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热点,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从立法、普法到执法,全方位入手;从事前预防、事中服务到事后维权,全链条发力,积极推进商业秘密行政保护工作,取得了出色成效。商业秘密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汇聚各界力量,强化各方参与,共同营造保护商业秘密,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竞争环境。

 

image.png

荆门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赵少莲致辞

 

赵少莲代表荆门市委、市政府对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共同探究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理论内涵、实践路径和发展方向,更多研讨、解决荆门发展的实际问题,为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言献策。荆门将以此为契机,认真运用本次会议的研究成果,在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上探索荆门路径。

 

image.png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一级高级法官韩伟致辞


韩伟指出,近年来,为大力加强商业秘密司法保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多部司法解释和相关规范性文件,对商业秘密的相关问题作出规定,不断完善商业秘密司法保护规则,加大商业秘密司法保护力度。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理的吉利诉威马汽车底盘案等典型案例,对技术秘密的判断、共同侵权的认定、惩罚性赔偿适用、停止侵权行为的具体方式等热点难点问题作出了开创性探索。人民法院保护商业秘密的司法工作存在许多值得研讨之处,期待业界学界专家群策群力,发表独到的建议和论述。


image.png

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何震主持开幕式


何震向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达诚挚的感谢,并表示荆门两级法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各位领导致辞中的要求,充分利用好本次会议研讨成果,不断拓展商业秘密审判理论研究深度,不断完善商业领域司法保护机制,不断提升商业利益审判执行质效,以优质司法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为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作出应有贡献。


本次会议由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武汉大学举办,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北省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律与科技研究中心、荆楚理工学院承办,《法学评论》《法商研究》《荆楚法学》协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机构、司法系统、检察系统、行政机关、律师行业以及企业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